产前诊断预防唐氏综合征策略的经济学评价
2006-05-05分类号:R714.5
【部门】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北京100044 上海200433 北京100044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摘要】目的:评估我国产前诊断预防唐氏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为决策者和医疗服务供方提供循证信息。方法:在查阅文献和对4个城市的现场调查基础上,从社会角度,对产前诊断预防唐氏综合征策略进行经济学评估。结果:在目前临床水平下,在10000名孕妇队列中对35岁以上高风险人群直接行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的策略(年龄筛查策略)能筛出0.67个唐氏综合征病例;而采用外周血两联筛查(AFP+HCG),对阳性者再行羊膜腔穿刺的产前诊断策略(孕母血筛查策略)能筛出1.39个病例。孕妇年龄筛查策略和孕母血筛查策略预防1例唐氏综合征的成本分别为107582.09元和469328.46元,效益成本比分别为4.22和1.00。敏感性分析显示降低孕母血筛查成本、提高筛查覆盖率和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接受率能使孕母血筛查策略更有成本效果。结论:从国际经验看,孕母血筛查策略比年龄筛查策略更具成本效果。但在我国,由于孕母血筛查策略的低覆盖率、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接受率低和孕母血筛查的较高价格导致孕母血筛查策略并不更经济。有关技术应用的卫生系统因素是技术实施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经济学评价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唐氏综合征
【基金】卫生部基妇发[2003]342号。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卫生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