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与河南两地新农合需求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7-02-05分类号:R197.1
【部门】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上海社科院 辽宁大连116027 辽宁大连116027 沈阳110034 上海200235
【摘要】目的:通过对辽宁和河南两地的337户农民进行家庭调查,以了解农民的参合意愿和支付能力,分析影响农民的新农合需求因素。方法:通过对两地农民参合的意愿支付额和支付能力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测算两地农民参合的价格需求弹性,以及收入五分组后自付医疗费用的家庭负担。结果:A县意愿筹资额为24.70元,价格需求弹性为-0.832,属于缺乏弹性类;B县意愿筹资额为36.15元,价格需求弹性为-1.458,属于富有弹性类。两地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新农合的价格需求弹性来确定资金的筹集水平及方式。同时发现,最低收入组自付医疗费用是其家庭收入的2倍多。结论:新农合对改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不显著;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基金支持,促进新农合的受益公平性。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需求弹性
【基金】全国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4BRK01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卫生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