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部门角色定位与发展机理:基于机构部门的考察
2012-06-15分类号:C812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摘要】主流观点视非正规部门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弱势部分,政府亦将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视角考察并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部门的发展机理。周期性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并不支持主流观点认可的市场分割假说,"不对称的逆周期"发展轨迹暗示着非正规部门内部并非同质,而存在"高层非正规部门"和"低层非正规部门"的分化。面对在衰退期比繁荣期更为敏感的特征,我们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说,即非正规部门发展是受经济周期与正规部门后向关联效应相互作用的一个可解释的结果。进一步地,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
【关键词】非正规部门 周期反应 后向关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正规部门规模、效应与国民经济协调度——基于新SNA框架的研究(批准号:71073142/G0301)”;; “城市化进程中的非正规部门形成与动态演化(批准号:71173190/G0301)”;;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集群升级背景下的“家庭作坊”演进机理研究——基于非正规就业的视角(批准号:10YJC630197)”;;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基于新SNA标准的非正规部门形成机制及其收入效应统计研究(批准号:2011LZ039)”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