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意见
1991-02-15分类号:
【部门】
【摘要】一、“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目的和意义各地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发展很不平衡,决定了信用社资产负债结构、经营状况的不平衡和差异;目前一刀切的管理体制、信贷资金政策,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信用社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剧了信用社经营上的差异性和趋利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就是从信用社的实际出发’对经济条件、经营环境不同的信用社,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形式,使各类信用社都能立足自身条件和环境,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在积极完成国家赋予的支农任务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理顺行社关系,更好地发挥信用社的合作金融优势,逐步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资产负债结构 自担风险 银行业务 经营环境 联行往来 备付金 经营规模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