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昭君悲剧命运的实质
2009-03-10分类号:K234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昭君和亲本是一个历史事件,但由于其"掖庭待诏"的身份,后世对昭君和亲作出了迥然不同的评价,其中不乏悲剧的论调。然而,那些论调大多没有抓住昭君人生悲剧命运的实质。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出发,君王与后宫女子的关系就是一种潜在的极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昭君与汉元帝的微妙关系,使得昭君和亲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王昭君,为后世文学创作留下了可供开掘的空间。和亲是汉家对匈奴的外交政策,在政治的大层面上考虑是一回事,具体到王昭君个人,那只能是被当作货物或筹码,牺牲、使用、被侮辱损害的对象。昭君悲剧的开始,并不始于和
【关键词】昭君 和亲 悲剧命运 人生选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女性叙事研究”(06BZW015);; 陕西师范大学社科资助项目“昭君文学的传播与接受”(995446)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