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蒲松龄的儒者情怀——以小说《聊斋志异·黄英》为中心的考察
2009-11-10分类号:I207.419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摘要】身处明清社会的转型时期,受大的社会思潮影响,蒲松龄认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仍然认为"儒"是正统。《聊斋志异.黄英》中蒲松龄在传统的菊花意象的文化意义和符号价值的基础上赋予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新价值的赋予和消解过程中体现了蒲松龄对儒家文化的遵从。陶弟化菊,黄英不复业菊都表明,虽然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最终都要由商回归儒,从中折射出蒲松龄对儒家文化的坚守。在这篇小说中蒲松龄还叙写了黄英与马子才之间理性掺杂其中的一段典型的儒家式的婚姻。作者在抒写爱情和婚姻之际,少了"心学"对个性的张扬,多
【关键词】蒲松龄 儒家 《聊斋志异.黄英》 菊花意向 婚姻 理性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K006);;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09JK279)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