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新论

2010-01-10分类号:I207.413

【作者】张安峰  
【部门】宝鸡教育学院中文系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贤相"形象。作者虽然极力讴歌他的"忠"和"智",但仍然表现了他在用人上的诸多失误。如对关羽的放纵,造成华容道曹操脱逃和荆州失守;对李严的姑息导致六出祁山劳而无功;对魏延的诬害使得内部矛盾激化。分析诸葛亮用人失误的原因,恰是他尽"忠"恃"智"的结果。再探究形成诸葛亮"忠"、"智"性格特征的深层原因,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从政文人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悲剧性的社会角色使然。中国封建社会的从政文人,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只能依附统治者,将自身价值的实现寄托于明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诸葛亮  用人失误  从政文人的典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