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宴乐诗的悲美风格及其成因
2010-11-10分类号:I206.2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杜甫诗中涉及欢宴游赏之乐的宴乐诗呈现悲美的风格特征,即使是安史之乱之前本该极尽欢娱之作亦是如此。究其原因,汉代以来宴饮音乐的"尚悲"审美传统使审美客体——宴乐本身即具有悲的特质。忧患意识使杜甫察觉社会繁荣背后的危机:百姓不堪重负;科举制度名存实亡;奸臣把持朝政,从而使审美主体——杜甫具有悲的心理结构。"悲"是杜甫与宴乐发生共鸣的契合点,由此而形成杜甫宴乐诗的悲美风格。
【关键词】杜甫 宴乐诗 尚悲风格 忧患意识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3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资助(884163)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