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问题、结构与机制
2013-10-20分类号:F832.35;F302.6
【部门】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成员既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又是客户。针对此类组织内部不同角色之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需结合其组织目标与客观环境的特殊性在组织治理方面做出相应设计。通过建立一个贯穿治理问题、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了仪陇、霍山两种互助资金组织的治理模式。研究表明:以民主协商为准则的组织结构、相对清晰界定的产权结构、灵活方便的抵押担保制度以及对贫困群体赠股等制度设计有效缓解了组织内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但仍存在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及大户主导等问题。
【关键词】财政扶贫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 治理结构 治理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9030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04);; 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1212932611202)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