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认识民营银行制度创新的意义
2002-11-30分类号:F832.3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一、我国当前的宏观全融环境分析 中国的民营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零起点开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顽强的生长起来,目前已形成国有、三资和民营经济三足鼎立的结构态势。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2001年我国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总量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和社会稳定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从私有产权的合法性来看,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私营经济” 的概念,确认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
【关键词】民营银行 非公有制经济 外资银行 环境分析 金融体制 不良资产比率 零起点 私有产权 不良贷款比率 现金管理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管理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