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在中国的表现——流动性错配的视角

2015-09-26分类号:F832

【作者】张元  
【部门】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工商银行  
【摘要】文章在总结国内外金融脆弱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金融机构流动性错配的视角,对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金融机构吸入流动性、配置流动性、放大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以及从金融脆弱到金融危机的演绎过程,并结合我国有关数据,报告了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现状,通过采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当前金融体系脆弱性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错配的程度更高、金融机构与企业合谋放大流动性的动机更强。新投资渠道增多使金融机构吸收流动性的成本增加,由此导致的金融资产被迫投向高风险、长期限领域,同业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金融工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