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关系分析
2011-08-15分类号:F726;F224
【部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形成机制及波动原因,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理论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CPI、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时期,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上涨都显著地导致CPI的上涨,但CPI对食品价格影响显著,而对非食品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所以,调控CPI的宏观政策(如货币等政策)、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非食品供给都将对控制通货膨胀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非食品价格 CPI 价格指数 向量自回归 误差修正 协整理论 因果分析 月度数据 价格影响 波动原因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71141004)的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农村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