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模式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启示
2013-02-06分类号:F592.7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及其6项意义,并与黄山模式详细比较,从而表明西湖模式基本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公益性经营与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企业—社区、政府—企业—游客等关系,比较全面展现其经济、社会、文化和遗产保护以及政治的正面影响。其次,提炼西湖模式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点启示,即制度平台选择的基础重要性,遗产服务的非营利性经营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用于指导中国遗产旅游的诸多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别遗产与非遗产类旅游资源,未能接纳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未能认识遗产
【关键词】西湖模式 遗产旅游 非营利性 遗产保护 旅游经济学教科书 遗产旅游经济学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