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旱关系: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的农史考察——兼论历史早期的“华夏”意识
2015-09-30分类号:F329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对中国农业发生、发展和中华早期文明演进的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与相似性,为系统探索农业与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新石器时代农业发生以来,古代中国南北方各自形成了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两种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业类型,在两种农业类型之间产生的"稻旱关系"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进程。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和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呈现出相互交流迹象,并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秦岭-淮河一线形成了一片稻旱混作农业区为标志而达到高峰;然而,史前洪水事件与先民平治水土的活动使彼此交流
【关键词】稻旱关系 农业历史 中华文明 “华夏”意识 广域王权国家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36)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