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捕捞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08-06-25分类号:F326.4;F224
【部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杭州310058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分院 宁波315012 杭州310058
【摘要】本文采用1949—2005年我国渔业统计数据,借助于SPSS软件,对建国以来我国海洋捕捞产品产量的波动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我国海洋捕捞产品产量的波动较大,但1999年前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之后稳中有降;海洋捕捞投入的机动渔船数量和渔船功率对海洋捕捞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基于控制渔船数量和功率的"双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却不显著;"零增长制度"、专业劳动力投入和水产品平均价格对海洋捕捞产量变动的影响不显著,"休渔期制度"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中有显著差
【关键词】海洋捕捞 影响因素 制度效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