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化小农”到“消费小农”——基于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思考
2015-07-10分类号:F323.8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中国农村研究本土化和主体性缺失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农村社会变革的回应。然而由于社会化小农在伦理关怀、政治关怀以及小农形态解释上存在的缺陷,使得这一分析范式在农村治理研究中存在争议。同时,社会化小农对于农村市场化进程中消费膨胀压力的过于掩饰,导致其与农村市场化逻辑的不断脱离。而对于私人生活变迁的过多关注也导致其研究的公共性的严重不足。相对而言,消费小农发展了社会化小农分析范式的优势,并能够还原农民的真实形态,同农村市场化进程本身相契合。伴随
【关键词】农村市场化 社会化小农 消费小农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40007);;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1&ZD029)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