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声誉、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监控效果——对郑州违规用地行为的分析与引伸
2006-12-25分类号:F301
【部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声誉本质是一种隐性契约,它传递了行为主体的行为偏好的信息,这种信息对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有导向作用,产生声誉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不能确定地方政府行为的真实动机,地方政府就有违规圈占耕地等机会主义倾向。基于声誉效应理论,文章认为中央政府声誉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选择,中央政府声誉越高,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越少,从而土地监控的效果就会越好。
【关键词】政府声誉 声誉效应 土地监控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