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及农艺因子效应

1998-03-20分类号:S512.1

【作者】张艳敏  李晋生  黄瑞恒  石云素  王勤  赵双进
【部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摘要】连续3个年度的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化杀(CHA)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早,着生次生根多,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快,蘖质系数高,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小,成穗相对较整齐,穗粒重高,为降低密度,利用分蘖成穗奠定了基础;播期、密度、供水等影响分蘖的生长,但主要是高级位分蘖的差异;随播期推迟,密度增加,杂种优势降低,但稀播(90万苗/hm2以下)和早播(9月25日)时主茎或Ⅰ蘖成穗率受到影响;在适期早播情况下,90~210万苗/hm2可以获得较好结果。春季早浇起身水可促进高位一级蘖和晚生二级蘖的生长,但群体质量降低,“前控”管理可使群体稳健发展,省水,节能,高产,稳产。
【关键词】杂种小麦  分蘖  成穗  农艺因子  效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