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粳稻源库变化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1998-12-30分类号:S511.220.1
【部门】中国水稻研究所
【摘要】采用不同千粒重品种秀水11、春江粳和春江601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和疏粒作为调节源库的手段,并以不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粒重品种的灌浆差异及源库变化对穗中不同部位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不同粒重品种的粒重差异主要表现在上、中部籽粒,而下部籽粒差异不大。不同粒重品种的出现时间因籽粒着生的部位而异,上部籽粒在花后15天,中部籽粒在花后20天。以穗为基础的籽粒重以疏粒为最大,其次为CK,最小为剪叶处理。剪叶处理使不同部位籽粒重量均下降。在疏粒情况下,各部位粒重增加,且表现出中部和下部籽粒粒重差异变小。认为在高产育种和栽培中,应重视提高灌浆中后期(开花15~20天以后)的物质生产能力,提高粒重。
【关键词】水稻 源库变化 籽粒灌浆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