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中矮花叶病毒分布部位的研究
1998-12-30分类号:S435.131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94 北京 100094
【摘要】植物种传病毒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病毒经种子传播不仅起到初侵染源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植物病毒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首次采用 RT-PCR 法对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的玉米自交系 Mo17和掖107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等不同部位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供试两个自交系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均检测到了 MDMV,而在胚里没有检测到病毒,说明玉米矮花叶病毒在由玉米种子传播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受侵染的种皮和胚乳来完成的。本文对胚不受病毒侵染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玉米花粉不带毒以及胚作为一种特殊的分生组织不受病毒侵染所致。
【关键词】玉米矮花叶病毒 种子传毒 RT-PCR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