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陷阱与所有权发散
2003-09-20分类号:F270
【部门】广西大学商学院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一、所有权重新发散的历史前提 所有权的凝聚状态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从伴随私有制出现一直延续到近代。其间,尽管出租和借贷等经济关系的发展使得从广义来看的所有权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发散,但是,由于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小私有和个体劳动的普遍存在,以及个人所有权的主体基本上处于单元状态,就使所有权在多数情况下是凝聚的。所有权的这种凝聚重新走向发散,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准确地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兴起而推动的。
【关键词】所有权制度 个人所有权 个体劳动 历史前提 价值运动 经理阶层 投资行为 信用制度 终极所有权 市场竞争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寸五”规划项目“国有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理伦与头践研究(项目批准号:0IJA790146)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