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不公平性研究
2012-09-10分类号:F249.24;D412.6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采用博弈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农民工工资长期被压低的问题,认为我国农民工工资是被严重扭曲的,这必然造成了农民工权益损失;通过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不公平博弈,认为企业会一致采取扭曲农民工工资的联盟行动,而农民工在博弈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弱势的;另外分析了我国买方垄断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定价机制,认为农民工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企业的边际收益,说明企业存在对农民工的"剥削"问题。因此,我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是不公平的,需要通过改革措施将农民工工资提高到合理水平。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 价格扭曲 博弈 买方垄断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途径和政策研究”(10XJY0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九批面上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20110491643)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