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中的异质性、不对称与模式选择
2013-01-15分类号:F204
【部门】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摘要】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国内外要素成本的上升和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控制,中国的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环境下,利用产学研合作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技术追赶,是可行的途径之一。但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所处产业、学科知识、企业和大学组织以及发展阶段的异质性,以及企业和大学之间在信息获取、收益分配和合作目的上的不对称性,使得我国有效率的产学研合作很难实现。西方国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取了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包括制度方面的创新、建立技术转移机构(TTOs)、促进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USOs)和创立大学科
【关键词】产学研 异质性 不对称 模式选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10ZD&020;主持人郑江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0JJD790026)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产经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