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模式区域差异性研究——以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
2013-07-20分类号:F127;F205
【部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两个主要城市东营市和滨州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集成的方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量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划分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两市2005—2009年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计算了两市各子系统与其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联度。结果发现,不仅两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也不同。经济发展是拉动东营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发展是推动滨州市可持续发展水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区域 可持续发展模式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R2009HM010);;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12WG53)系列论文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