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的历史变迁与生态重建
2002-04-25分类号:F127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秦巴山区历史上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野生珍稀动植物较多。但自 1 8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和增殖 ,乱垦滥伐 ,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秦巴山区生态重建 ,恢复植被是前提 ,重点是生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恢复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基础 ,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天然生物种质“基因库”的作用 ;山川兼治是重要途径 ,山川结合 ,综合治理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生态重建的有力保证。秦巴山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 ,分别提出了“林 -草 -牧”、“粮 -果 -牧”和高效
【关键词】秦巴山区 历史变迁 生态建设 模式
【基金】农业部陕西丹凤县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计函 1999- 118);; 陕西省科技厅秦巴山区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