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型矿业城市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以淮南市为例
2016-06-01分类号:F127
【部门】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文章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和剪刀差方法,定量分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变化趋势,揭示经济发展因子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淮南市整体呈现生态承载力略有下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加剧上升的趋势;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波动性下降,资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速率剪刀差从0.001增长到0.66,两者变化速率的分异性显著,生态足迹增长速率有所降低,生态足迹产生的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不断减轻;生态足迹与经济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资源利用效益 协调度 剪刀差 淮南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66);;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6A150)
【所属期刊栏目】华东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