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生的旅游地: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例

2017-05-06分类号:F125;F592.3

【作者】郑诗琳  薛熙明  朱竑  
【部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灾后重建影响研究聚焦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探讨;现有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对灾害与地方话题亦缺少必要的关注。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案例,通过访谈法,借用地理学"地方"的理论对灾后重建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透视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过程,探寻灾后重建影响下的地方形态、功能、活动和意义的变化。研究表明,白鹿镇的地方重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升级、生活空间的变革、地方
【关键词】灾后重建  地方重构  新生旅游地  四川白鹿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灾后重建视野下‘家’的空间生产与地方响应——以汶川震区为例”(41371164)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藏内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空间实践”(41661032);; 2015年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灾后重建背景下旅游地的地方重构与认同:汶川地震灾区多案例实证研究”(WMYC2015103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