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下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动力与路径研究
2011-09-15分类号:F121.2
【部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市大东区审计局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中国所有制改革初期的动力来源于"稳定"和"发展"两大诉求,并在"扶助型政府"的领导下选择了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的改革路径。目前,中国国有经济的高利润主要来源于垄断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且其生产效率仍然低于非国有经济。政府的不恰当干预造成国有经济在某些行业的过高垄断,进而导致市场竞争的扭曲和的国民经济的损失。因此,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转轨历程还未终结,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即弱化和消除国有经济在所有非自然垄断及战略性行业的垄断。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重点在存量调整,必须解决改革中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寻租问题。
【关键词】中国模式 所有制改革 所有制结构调整 国有经济 行政性扶持 权力寻租 政治体制改革 知青就业 既得利益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9711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790131);;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JL054)
【所属期刊栏目】西部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