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61年大饥荒的再解释
2014-11-07分类号:D651;F326.11
【部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摘要】无论诉诸于农民退社权的剥夺、公共食堂,还是从政府救济能力、城市偏向的供应制度,这些单个因素或视角的解释不能让人信服地理解大饥荒发生的真正机制与根源。将解释大饥荒的各种因素纳入到一个能够包容各种假说在内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增加了一些被现有文献所忽视的因素如家庭储备与社区共济机制失灵等因素。对大饥荒研究存在的两个重要争论是可以得到消解的,显然,关于大饥荒发生的解释应该同时侧重于粮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而关于Sen的粮食获取权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对非市场经济的大饥荒进行解释。
【关键词】粮食危机 获取权 大饥荒 社区共济机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L057);;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JHQ008);; 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SHKXQN013)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