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剧说》的目录学意义
1998-03-15分类号:G257
【部门】青岛大学图书馆 山东青岛二六六○○七一
【摘要】古人爱读书,爱藏书。当时图书多为木版印刷,印数很少。一个好的刻本.自然为文人学子所珍视;古人著书亦多述而不作,汲取诗文精华,以学富五车而自诩,除了少数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留下自己的理论著作以外,他们很少去进行自己的理论构建,宁可“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也罕为系统的哲学著作、理论著作。古代图书最早是用竹简或绢帛以手抄的形式出现,即便后来有了纸张,有了木版印刷,也还有许多书是抄写的,所以鲜有完整、系统的藏书,也鲜有完整、系统的图书目录,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目录学。《汉书·艺文志》虽是史志目录,但此前没有比它更完整、更系统的目录,因此,它仍算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了。
【关键词】目录学研究 剧说 绢帛 经注 史志 理论著作 哲学著作 版本学 古代典籍 曲考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馆杂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