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大洋性柔鱼类角质颚形态识别法的比较
2016-05-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依据中国鱿钓船2013年8~10月在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和2014年4~7月在中东太平洋海域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分别运用传统测量学法和傅里叶分析法对2种柔鱼类的角质颚进行识别,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运用传统测量学法共选取了12项角质颚参数值比较形态差异;角质颚外部轮廓形态通过软件转化为20组傅里叶代码(eFDs)后选取77个傅里叶值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2种柔鱼类上、下角质颚形态在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喙长(urL)、上喙宽(urW)、上侧壁长(uLW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
【关键词】角质颚 传统测量学法 傅里叶分析法 柔鱼 茎柔鱼 判别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476129;NSFC41276156); 国家863计划(2012AA092303);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1)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