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6种树木吸附大气颗粒物的差异及颗粒物研究
2016-12-15分类号:TQ914.3;TB33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为选择吸附颗粒物能力强的绿化树种修复大气颗粒物污染,以北京市西直门交通枢纽的16种常见绿化树种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和颗粒物的形态,并用Image J软件对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统计。研究发现,16种树叶表面形貌差异较大,阔叶树种叶片上表面形态比较复杂,有沟槽、褶皱、绒毛和蜡质等,下表面主要有气孔、腺毛、绒毛等,形态相对较单一。针叶树种叶表面形态相对简单,有少量褶皱,但是叶表面分泌大量油脂。叶片表面附着的大部分颗粒物表面粗糙且形态不规则,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在3种粒径中占比最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颗粒物的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组成颗粒物的元素主要有C、N、O、SI、...
【关键词】绿化树种 大气颗粒物 颗粒物附着密度 粒径分布 元素组成
【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01)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