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人工驯养、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瓶颈效应
2016-12-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摘要】人工驯养和选育是家养动物适应性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经历了长期的人工驯养和选育,是研究鱼类在驯养、选育条件下适应性进化的良好材料。本实验以尼罗罗非鱼1个埃及土著群体为对照组,以中国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尼罗罗非鱼5个驯养群体和4个选育群体为实验组,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驯养群体和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瓶颈效应。结果显示,土著群体、驯养群体和选育群体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5.433、5.113~6.515和3.239~6.734,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812、0.796~0.859和0.657~0.858,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6...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驯养群体 选育群体 遗传多样性 遗传瓶颈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9);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ZF1206);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hy12004)~~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