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苏溆浦段2015年发现中华鲟野生幼鱼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2016-01-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常熟市渔政管理站
【摘要】在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连续两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的情况下,2015年6月在江苏溆浦段发现15尾疑似中华鲟幼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15尾幼鲟进行鉴定。形态学度量结果显示,除1尾个体外,新发现的14尾幼鲟与历史记载的中华鲟野生幼鱼生物学性状完全一致,但其体长和体重低于历史同期出现在该区域的中华鲟。同时采用11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15尾幼鲟样本和分布于我国的3种鲟鱼,包括30尾中华鲟(A.sinensis)、39尾达氏鲟(A.dAbryAnus)和33尾施氏鲟(A.dAbryAnus)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这15尾幼鲟与中华鲟的遗传距离最近(F_(...
【关键词】中华鲟 种间鉴定 微卫星 产卵场 长江口
【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308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