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鲫鳃出血病的病理变化
2016-03-15分类号:S943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病毒性鲫(Carassius auratus)鳃出血病的突发流行可导致鱼高致死率,使中国部分养鱼场近些年受到重创。为了充分认识这种鱼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结合PCr、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病鱼头肾等组织的病变及病毒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注射自然发病鱼的组织滤液(病毒悬液),能使正常鲫感染,且出现与自然发病鲫相同的症状及高致死率;病原有典型疱疹病毒的形态特征(故称为鲫疱疹病毒,Ca HV)。经PCr扩增对已知鲤科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进行检测,可确定Ca HV存在于被感染鱼的肝、脾、肾和头肾组织中。对组织病理变化及不同时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 HV感染会引起鲫这些组织不同程度病变,...
【关键词】鲫 病毒性鳃出血病 疱疹病毒 病理变化 头肾 透射电镜观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30091); 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子课题(XDA080302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