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6-12-28分类号:S511

【作者】梁玉刚  张启飞  周晶  李阳  谭长龙  黄璜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试验站  
【摘要】为实现中国水稻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及一季主产区的粮食增产渠道。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再生稻、早稻和晚稻的稻米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早稻和晚稻相比,再生稻实现农药零输入,减少肥料和灌溉水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持经济效益稳定;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粒形、垩白率和垩白面积,增加稻米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总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品质。再生稻符合水稻轻简栽培和农业资源较少投入的要求,实现"种植一季,收获两季",拓宽粮食生产渠道,对中国粮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稻米品质
【基金】基金项目 长江中游南部(湖南)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11); 湘江流域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20B10)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