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化理论”视阈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07-25分类号:G710
【部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
【摘要】工具化理论由加拿大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提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部分。初级工具化主要关注技术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的实现,其对技术的解释集中在工具与手段层面。次级工具化则主要聚焦技术的社会属性及其与人的相互建构,是对初级工具化的批判与超越。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初级工具化"的内在影响与支配,导致课程模式的去情境化、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缺失、职业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技术创新教育不足等问题。依据次级工具化理论,职业教育应超越初级工具化的消极影响并遵从以下发展方向:开发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施技术伦理与技术美学教育、打通技术世界与生活世界、开展技术创新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具化理论 初级工具化 次级工具化
【基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该中心201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15ZXYBN004)部分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