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水稻抗病突变体
2016-10-11分类号:S435.111.41
【部门】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菌 粗毒素 抗病性
【基金】连云港市现代农业项目“中粳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资源遗传分析及种质创新”(CN1502); 连云港市科技攻关项目“利用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改良水稻品种抗病性”(CN1415);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多抗超高产中粳稻新品种选育”(BE2014314);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推进粳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CARS-01-01A)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