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牧关系: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农史考察——兼论历史早期的“中国”边界

2016-07-25分类号:S-09

【作者】赵越云  樊志民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历史时期形成的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旱作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的,种养结合且结构功能较为完整的农业类型;而所谓游牧农业类型是一种以游牧业为主,结构功能并不完整的农业类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伴随作为游牧农业因素的家养牛羊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和渭河—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先后出现,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开始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形成并逐步发展;至晚商时期开始,家马的出现与用于骑乘,使得上述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或分化、或转型,在晚商西周春秋时期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和渭河—黄河中下游流域之间基于农业类型的差异而形成的界限逐步明晰化,形成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农牧关系。农牧关系的形成导致晚商西周王朝的政治格局产...
【关键词】旱作农业类型  游牧农业类型  农牧关系  文明早期发展  “中国”边界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13JZD036)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