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地震灾后临时过渡安置房规划建设国内外比较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后板房为例

2016-01-26分类号:P315.9;TU241

【作者】倪锋  
【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西城分局  
【摘要】汶川地震灾后,为解决临时过渡性居住问题,政府组织建造了大量的板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社会心理和经济成本等方面,将汶川地震板房与国外临时过渡安置房相关案例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板房居住区的容积率在0.4左右,配套用房约占总套数的20%,户均建筑面积约25m2左右,占地60m2左右,人均规划建筑面积约7m2,远高于国际推荐最低标准3.5m2,如将居住、学校和医院等板房区用地统一核算,人均规划占地面积也大于国际推荐最低标准30m2。认为我国已具备了较强的板房物质空间规划建设能力,但整体理念和系统性安排水平还需提高。
【关键词】汶川  地震  临时过渡安置房  板房  容积率  人均建筑面积  人均占地面积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