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论宋代“审计”的法制内涵

2016-11-07分类号:K244;F239.22

【作者】肖建新  
【部门】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法学院  
【摘要】宋代在某些审计机构命名时,确实使用了审计一词,但在审计实践中,几乎不用"审计",而用审校、磨勘、勘会、勾稽等词。现代意义的审计,是到近代审计法出现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宋朝审计及相关概念,从法律法规上看,主要是财政、财务、财物的审计,考核、鉴证、评价官吏的效率、责任、效益等,并且显现出利益与权力交集时的经济监督和权力制约,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审计,反映我国审计史具有国家审计的法制传统。在研究审计史、审计法制史时,应当长时段地审视我国审计的传统文化,把握审计的内涵和文脉,以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审计法制。
【关键词】宋代  审计  法制  国家审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S104)
【所属期刊栏目】会计之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