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源土壤流失状况及生态效益测评
2016-04-15分类号:S157
【部门】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秦岭与蜀道地理研究所
【摘要】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侵蚀系数和土壤保持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用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土壤侵蚀状况及生态效益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1)自然条件影响下,研究区潜在土壤侵蚀量大且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中高山区远大于河谷盆地区。(2)研究区实际土壤侵蚀量较小,但土壤侵蚀系数较大且空间分布规律性强。人类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贡献率高,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系数最大,局部可达0.6,中高山及盆地区相对较小。(3)中高山区水土保持效益略有增加;河谷盆地及低山丘陵区明显减小。(4)低山丘陵区应成为今后水土保护工作的重点监控和治理区,也是应重点考虑的生态补偿区。
【关键词】汉江源 土壤流失 生态效益
【基金】陕西理工学院项目(SLGKYQD2-33);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D43,2014D15)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