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3种野豌豆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2016-05-31分类号:Q945.34
【部门】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山野豌豆(V.amoena Fisch.)和三齿萼野豌豆(V.bungei ohwi)种子萌发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3种野生豌豆种子的萌发率较低(0~4%);经恒温、变温、机械破皮、Kno3和浓硫酸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尤以机械破皮和浓硫酸处理30 min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20、25、30℃恒温和15/30℃变温条件下,3种野豌豆种子在25℃下萌发率达到最高,温度超过25℃时种子萌发率则逐渐下降,且15/30℃变温处理种子的萌发率介于20、30℃之间,表明25℃恒温处理是最3种野豌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关键词】青藏高原 救荒野豌豆 山野豌豆 三齿萼野豌豆 萌发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052);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ZJ-947Q);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2814-Z-Y25); 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度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2015-12,2015-13)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