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0年东北地区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2016-11-02分类号:S181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讨过去30年东北地区像元尺度种植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为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基于1980—2010年东北三省的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的县级统计数据,利用SPAM-ChinA模型获取10 kM像元尺度上种植结构的分布信息,构建以像元内种植面积比例超过30%和占比前三位的种植结构类型的判定方式,利用空间叠加方法分析种植比例及其结构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运用像元结果初步阐明了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变化特征,首先种植规模的优先顺序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变化,由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变为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其次,30年间共出现14种组合类型,包括6...
【关键词】农作物格局 种植结构类型 时空变化 像元尺度 东北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7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5lgpy2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