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特征
2016-08-28分类号:S513
【部门】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作物生长重点调控实验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摘要】为探寻夏玉米高产栽培可借鉴的高效生产管理方法和显著提高其产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明确了河北省夏玉米生产中高产模式和农户生产模式间群体结构、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模式比农户生产模式产量提高了21.4%,原因在于高产模式下82 000穗/hm~2以上的有效穗数和近350 g的千粒质量,但高产模式的单穗粒数不占优势。高产模式下夏玉米具有较高的穗高系数,倒伏风险也随之加大。高产模式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在6.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在300万(m~2·d)/hm~2以上,且花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5%以上,吐丝后光合势较农户栽培模式提高了38.4%。高产模式下茎叶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显著高于农户生产模...
【关键词】高产夏玉米 群体结构 产量形成 河北省
【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226401D);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专项基金项目(HBCT2013020203;HBCT2013020204);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8;2012BAD04B06;2013BAD07B05); 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201203100)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