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后的我国“货币迷失”现象——国内原因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

分类号:F822.2

【作者】许祥云  施宇  邹彤彤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存在着"货币迷失"现象。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货币迷失"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并不是中国孤例。本文研究表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合理搭配税收、国企改革、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关键词】M2/GDP  通货膨胀  货币迷失  国际经验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新常态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研究”(14JD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战略转变及发展路径研究”(16BJL05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