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赤字税:理论与实证研究框架
2016-12-03分类号:F812.42;F124.5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和生态服务价值理论所确定的价格体系,在核算生态赤字及其价值并提出其价值补偿的环境税方案的基础上,将生态占用作为一种要素投入,构建绿色社会核算矩阵和环境税CGE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在5%、10%和30%的补偿强度下税收方案的环境效应、就业效应、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贸易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生态赤字税方案具有减少生态占用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红利效应;(2)各部门的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总体上下降,但名义GDP增长,绿色GDP增幅更大,而实际GDP则下降,表明税收政策会造成价格指数一定程度的上升;(3)政府税收收入因生态赤字补偿额度较大而增长较快,且增速高于劳动和资本要素报...
【关键词】自然生态空间 生态占用 生态赤字 生态补偿 生态赤字税 环境税改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JL15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5ZS038); 上海社科基金(15GJ017); 上海市曙光学者项目(10SG42)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