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时期货币政策时变反应特征与调控模式选择
2016-09-25分类号:F822.0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6月的通胀缺口、产出缺口、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数据为基础,运用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当局的时变反应特征和调控模式。从中得出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与通胀缺口和产出间的依存关系具有门限效应,央行存在非对称偏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规避产出收缩偏好,"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微弱规避通货紧缩偏好。就效果而言,"价格型"政策治理通货紧缩效果较好,而"数量型"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刺激产出增长和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较好。由此提出"新常态"时期的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理性看待并适应经济增速放缓和物价水平下滑,配合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二是以扩张性利率政策来...
【关键词】货币政策 通胀缺口 产出 LT-TVP-VAR模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市场基础、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研究(15ZDC00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成机理、趋势性特征及经济政策取向研究(15AZD001)”;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我国货币政策的时变反应特征与调控模式选择(2016131)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