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演变的逻辑与转型
分类号:F812.9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体制的演变。1980年代的分权式"财政承包制"是中国特定转轨路径的内生结果,而非该阶段高速增长的主要制度基础;1990年代后期逐步兴起的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只是1994年集权式分税制改革在中国特定金融、土地、劳工、环保体制组合下的一个非预期后果。在带来高增长的同时,这种地方发展主义模式开始带来日益增加的经济、金融扭曲及不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后果。与其他体制一起,分税制不仅加大了地方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与预算软约束,也推动地方财政日益成为"吃饭财政"与"建设财政",而与政府建设"公共财政"的目标渐行渐远。未来改革应从市场...
【关键词】财政承包制 分税制 吃饭财政 建设财政 公共财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改革研究”,项目编号71533007);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