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阻塞机制——对宽松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率下降的研究
2016-07-05分类号:F822.0;F822.5
【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以及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M_0、M_1、M_2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名义货币供给量与进入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差额即有效货币供给缺口较大。这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阻塞机制,由此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出现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反常"现象。
【关键词】货币政策 阻塞机制 时滞 货币流通速度 有效货币供给缺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团交互控制系统:行为自适应性与动态演化机制”(7127206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分布系统的协调优化与风险管理”(71121061);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第五批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滚动支持项目”(1308085JGD07)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论坛
文献传递